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退休教师谢惠民教授,因病于2025年9月2日凌晨在苏州家中安详离世,享年86岁。

9月10日下午,我院师生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,在精正楼103学术报告厅举行谢惠民老师追思会,深切缅怀谢惠民老师。谢惠民老师家属代表谢江,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沈明荣,苏州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、讲席教授田晓明,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解燕,苏州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开永,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全体党政班子成员、谢惠民老师生前同事、好友、学生代表出席追思会。追思会由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逢成华主持。

追思会开始前,全体肃立,默哀。

沈明荣副书记致悼词,他回顾了谢惠民老师为苏州大学建设发展所做出的贡献。他指出,谢老师是苏大数学科学学院的骄傲,是我国数学研究与教育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。他的一生,是追求真理的一生、奉献教育的一生、桃李满天下的一生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,教育是心灵的工程。谢老师用自己的人生实践了这句话。如今,他的学生遍布四海,成为各行业栋梁之材,这正是对他教育事业最好的告慰。谢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、诲人不倦的精神、谦和宽厚的品格,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前行。他的形象,将永远镌刻在苏州大学的历史中,铭记在每一位受过他教诲的学生心中。

田晓明教授讲话,他表示人生道路虽然很漫长,但关键的往往只有那么几步;人生相逢相识可能有很多人,但真正能改变和影响自己命运的,或许不过寥寥几人。谢老师是照亮他人生道路的那少数的几人之一。谢老师不仅是严谨、严格的,更是宽厚的,温暖的,是值得我们后人、后学尊敬的长者。谢老师是一位好官,一位优秀的科学家,一位好老师,一位好长辈。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,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无穷无尽的思念。

曹永罗院长介绍了谢老师的生平。作为谢老师在苏大数学学院培养的第一名硕士研究生,曹院长生动地讲述了谢老师在学院工作、生活的点点滴滴。谢老师始终身体力行,勇挑重担,承担数学系本科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《数学分析》的教学、辅导工作。因工作突出,谢老师曾获得“全国优秀教师”“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”、江苏省“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”、“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曾宪梓奖”、江苏省“先进科技工作者”、江苏省“科学技术进步奖”、苏州市“优秀知识分子”等荣誉称号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1998年2月当选江苏省第八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。曾任中国数学会会员、美国纽约科学会会员、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。曹院长表示,苏州大学分析教学团队将赓续谢老师教学的优良传统,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。

刘根洪、戴桂生、陈敏、金中、钱定边、恽自求、解燕、芮艳萍等和谢老师一起工作过的同事,纷纷回忆起谢老师在学院工作的日子。谢老师人品贵重、知识渊博,治学严谨,聪敏好学,为人正派、办事公允,在师生中有很高的威望,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。他对待科研和教学,永远一丝不苟;对待同事和朋友,真诚而友善;对待学生,要求严格而又亲切热情。他兴趣广泛、做任何事情都倾尽全力,追求完美,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淡泊名利。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,更是求真务实的品格、待人以诚的胸怀。

秦文新、杨凌、唐煜、王开永及在校生代表马添翼等作为谢老师的学生代表发言,他们饱含深情地追忆起谢老师手把手指导他们攻克学术难题,勇攀科研高峰的日日夜夜。谢老师总能将复杂的数学定理演绎得如同流淌的诗歌。每次考试后,他会特别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同学,一对一补课,开专题讨论班。他始终走在时代前沿,他精通多门语言,能直接阅读外文文献,能用多种语言编写复杂程序,却从不在学生面前炫耀,只是谦和而耐心地,将这些知识与经验一点点分享传授给大家。

谢老师的儿子谢江代表家属,向大家表示感谢。感谢大家给予的关怀与温暖,感谢大家在家人最悲痛的时刻给予他们的支持与慰藉。谢江说,记忆中的父亲,总是默默付出、不求回报。无论生活多么艰辛,始终以乐观和勇气面对。作为丈夫,他与母亲相濡以沫,互相扶持,共同走过了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;作为父亲,他不仅养育兄弟俩人长大,还教导他们要诚实守信、要脚踏实地、要善待他人。父亲的离世,不仅让家人和亲戚痛心不已,也让所有认识他、了解他的人感到惋惜。记得早年,父亲的书架上放了不少本备课笔记,谢江曾问父亲为何重复备课,谢老师说每年的学生基础都不一样,必须在初步了解他们中学基础的条件下重新备课。父亲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,得到了同事和无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。

最后,全体与会者在纪念挂轴上签名留念。